Oracle sharding database的一些概念

2016年2月,oracle出了12.2的beta2版本,并且在4月更新了相关文档,如Concepts,Administrator’s Guide,Global Data Services Concepts and Administration Guide等等。这个版本的文档,比之前2015年10月底文档要好很多,许多概念,演示demo,操作步骤都得到了很好的说明。

这里来谈一下sharding相关的几个概念:

(1)Table family:
有相关关联关系的一组表,如客户表(customers),订单表(order),订单明细表(LineItems)。这些表之间往往有外键约束关系,可以通过如下2中方式建立table family:

(1.1)通过CONSTRAINT [FK_name] FOREIGN KEY (FK_column) REFERENCES [R_table_name]([R_table_column]) ——这种关系可以有级联关系

可以看到上面根表(root table)是customer表,主键是CustId,partition是根据CONSISTENT HASH,对CustId进行分区;
下一级的表是order表,主键是CustId+OrderId,外键是CustId且references Customers表,partition是参考外键;
再下一级表是LineItems表,主键是CustId+OrderId+ProductId,外键是CustId+OrderId,即上一层表达主键,partition是参考外键

(1.2)同关键字PARENT来显式的说明父子关系。——这种关系只有父子一层关系,不能级联。

注意上面的order表和LineItems表,都是属于同一个父表,即parent customers表。

另外,也注意上面的CustNo字段,在每个表中都是有的。而上面说的第一种的级联关系的table family,可以不在每个表中都存在CustNo字段。

(2)Sharded Table和Duplicated table:
上面创建在表,都是sharded table,即表的各个分区,可以分布在不同的shard node上。各个shard node上的分区,是不同的。即整个表的内容,是被切割成片,分配在不同的机器上的。
而duplicated table,是整个表达同样内容,在各个机器上是一样的。duplicate table在各个shard node上,是以read only mv的方式呈现:在shardcat中,存在mast table;在各个shard中,存在read only mv。duplicated table的同步:以物化视图的方式同步。

(3)chunk:
A chunk contains a single partition from each table of a table family. This guarantees that related data from different sharded tables can be moved together.
chunk的概念和table family密不可分。因为family之间的各个表都是有关系的,我们把某个table family的一组分区称作一个chunk。如
customers表中的1号~100万号客户信息在一个分区中;在order表中,也有1号~100万号的客户的order信息,也在一个分区中;另外LineItems表中的1号~100万号客户的明细信息,也在一个分区中,我们希望这些相关的分区,都是在一个shard node中,避免cross shard join。所以,我们把这些在同一个table family内,相关的分区叫做chunk。在进行re-sharding的时候,是以chunk为单位进行移动。因此可以避免cross shard join。

另外,虽然我们设计了chunk来避免cross shard join,但是在做查询的时候,还是有可能会查到非table family进行cross shard join,这在设计之初,就应该避免的。如果有cross shard,还不如用duplicated table。

注:chunk的数量在CREATE SHARDCATALOG的指定,如果不指定,默认值是每个shard 120个chunk

(4)chunk move:
chunk move的条件:
(1)re-sharding发生,即当shard的数量发生改变的时候,会发生chunk move。
注,re-sharding之后,chunk的数虽然平均,但并不连续。如:
原来是2个shard,1~6号chunk在shard 1,7~12号chunk在shard2。加多一个shard后,1~4号chunk在shard 1,7~10号chunk在shard 2,那么5~6,11~12号chunk在shard 3上。即:总是挪已经存在的shard node上的后面部分chunk。
(2)DBA手工发起:move chunk -chunk 7 -source sh2 -target sh1。将chunk 7从shard node sh2上,挪到shard node sh1上。

chunk move的过程:
在chunk migration的时候,chunk大部分时间是online的,但是期间会有几秒钟的时间chunk中的data处于read-only状态。
chunk migration的过程就是综合利用rman增量备份和TTS的过程:
level 0备份源chunk相关的TS,还原到新shard->开始FAN(等待几秒)->将源chunk相关的TS置于read-only->level 1备份还原->chunk up(更新routing table连新shard)->chunk down(更新routing table断开源shard)->结束FAN(等待几秒)->删除原shard上的老chunk

(5)shardspace:
create tablespace set的时候,指定shardspace。主要是在Composite sharding架构中使用多个shardspace。

(6)sharding 方式:
在gdsctl create shardcatalog时指定,
System-Managed Sharding:partitioning by consistent hash.主要作用是打散数据。

Composite Sharding:create multiple shardgroups for different subsets of data in a table partitioned by consistent hash. 分层,可以用不同的shardspace,不同的tablespace set,使用不同的硬件。高级的customer用更好的硬件资源。

Using Subpartitions with Sharding:all of the subpartitioning methods provided by Oracle Database are also supported for sharding. 更细粒度的分区。

(7)如何部署sharding:
简单来说,就是在gdsctl中运行如下命令。关于详细内容,我会另外再写一篇,讲讲sharding的部署和架构中的注意点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